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 监督检查司  |   发布日期: 2019-12-13 14:5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要以文化为基点,从经济、政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方位、各领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民族之所以团结在一起,主要是因为物质利益和物质关系。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与民族内部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交流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要继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减小民族、地区间经济上的差距,实现全面小康。

  要实现各民族优秀文化共有、共享、共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民族文化是拥有巨大潜力的文化资源。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民族文化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善于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文化产品多样化;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文化产品供给,提高文化产业经济效益。

  要善于运用网络传媒这一新兴传播方式,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科技一直渗透在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的过程中,对经济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发达,民族自信心必然会提升。要通过政策倾斜、产业资金扶持等措施,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抓好精品文化传播项目,加大生产性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族文化与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产品走出去,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根本上巩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树立和突出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唤醒共同的历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具有象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的符号有助于人们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要从历史角度出发,以史实为依据,以文化为载体,结合社会现实,对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象征符号的特定媒介物,如长城、纪念碑、博物馆、民族英雄雕塑等有形物或者纪念日、文艺作品等无形物给予一定法律形式的保护,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和身份标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代中华民族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尤其是“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全面侵华,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各民族开始认识到“团结则生,不团结则死”,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军侵略。这种利益相关、共同命运唤醒和点燃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的意识后,大大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近年如《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各类红色影视剧等,更为直观地唤起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情感体验,强化了各族群众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帮助学生更好成长

  学校是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知识化教育的场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化媒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从小抓起,要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情感融入,培养学生爱党爱国和团结友爱的意识,通过优良的教育帮助各族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注重教育形式。要持续推进“互联网+人才教育”计划,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培养储备人才。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中央民族大学以歌曲《爱我中华》为主题编制了生动有趣的民族韵律操,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传播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各族师生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还应注重内容。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完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包括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也应包括中华民族的利益认同和命运认同。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人的天性,所谓我们的国民性,是和合多过分别的。我国历史发展脉络是分则变、合则久,这种观念伴随着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加强,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历史证明,与其他多民族国家相比,中国的各民族之间有着更多的共同利益和一体性联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中华民族一体性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属性愈发突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有国才有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全社会、全方位、全领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作者:彭谦 张睿玲;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本文系201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JZD05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