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财政局:奏响政采“最强音” 开辟发展“快车道”
为贯彻国家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以财政政策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城中区财政局立足职能,多措并举,奏响政采新策“最强音”,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增加中小企业发展机会。
一、构建“连心桥”,畅通政银企沟通交流渠道。为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打破政府采购和银行贷款之间的“信息孤岛”,城中区召开2023年“政银企”对接会,为166家企业,18家银行,3家担保公司搭建政府、银行及企业三方交流平台,通过“现场宣讲+座谈交流”形式,大力宣传“政采贷”、“e政通”等政府采购融资产品,引入金融“活水”为政府采购涉企“增氧”。
二、开拓“新格局”,重塑政府采购运行模式。顺应“互联网+政府采购”新模式,打造全流程电子化采购。一是利用电子平台简化采购方式,商品服务资源互通共享,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更加公平。二是推行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实现“不出门”完成投标、开评标活动,减轻企业投标成本。三是实行远程异地评标,打破本地评审专家“老关系”,增加中小企业成交机会。四是打通政府采购管理系统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衔接,为编制政府采购预留中小企业预算提供技术支撑。
三、织好“信息网”,严抓政府采购信息公开。一是提前公开采购意向,方便供应商做好竞争准备。城中区要求符合意向公开的项目须提前30日在指定媒体完成公示,方便中小企业提前为项目“量体裁衣”,提高成交概率。二是公开中小企业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在采购文件中对中小企业预留、价格优惠及预付比率等政策执行予以公示,确保各项中小企业优惠落实。三是履约验收结果公开,对中小企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合同履约等状况全程网上留痕,保证政府采购公平性,提高政府采购活动质量。
四、夯实“政策基”,紧盯采购政策落实落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府采购网等多渠道宣传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提升政策知晓率。二是强化采购人业务指导,杜绝采购单位对中小企业实施歧视差别待遇。三是开展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专项核查,确保中小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竞争。四是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采购专项政策实施情况核查,对中小企业预留、保证金收退、支付结算及推行预付款等方面开展督察,保障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