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财政局:下好“三步棋”为林业草原生态保驾护航
近年来,柳城县财政局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以资金保障强基、机制创新赋能、监管提质增效为核心,精准下好“储备、投放、监管”三步棋,为全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资源培育及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财政动能。
一、下好“资金储备棋”,筑牢生态保障“压舱石”
为破解林草生态建设“钱从哪来”的关键难题,柳城县财政局构建“财政兜底+向上争取+社会引导”多元资金储备机制。一方面,坚持预算优先保障,将林草生态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重点领域,每年按固定比例预留专项额度,优先保障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基础性、长期性项目实施;另一方面,紧盯国家、自治区林草生态政策导向,精准梳理申报契合我县实际的项目,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通过绿色信贷、生态合作项目等方式,吸引企业、合作社投身林草产业,形成“财政投、上级补、社会融”的多元化资金储备格局。截至目前,柳城县累计争取上级林草专项补助资金超4611.6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下达1239.9万元,区级资金下达3356.59万元,市级资金下达14.17万元。支出1157.5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支出718.65万元,支出进度全区排名第二。
二、下好“精准投放棋”,激活生态发展“动力源”
围绕林草生态建设重点任务,柳城县财政局推动资金投放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型升级。结合我县山区林地占比高、草原退化治理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将资金重点投向三大关键领域。一是生态修复领域,专项安排53万元用于松材线虫病防控、受损林地补植补造,完成造林绿化0.144万亩;二是资源管护领域,统筹289.92万元重点保障全县管护人员薪酬发放,实现重点林区、草原管护无死角、全覆盖;三是绿色产业领域,统筹483万元专项用于退耕还林、油茶种植、造林补贴等项目,同步支持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户依托林草产业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向共赢。
三、下好“全程监管棋”,拧紧资金使用“安全阀”
为确保每一分林草资金用在“刀刃上”,柳城县财政局联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事前严格审核、事中动态跟踪、事后精准评价”全流程监管机制。事前严格项目资金申报审核,对照林草项目实施方案逐项核查资金使用计划,坚决杜绝“虚列项目、套取资金”现象;事中依托财政一体化管理平台,对林草资金拨付、使用全流程动态监控;事后开展林草资金专项绩效评价,重点核查资金使用合规性与效益性,推行“部门自行监控+财政重点监控”协同模式,对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施“双监控”,动态掌握资金使用效益与执行情况。2025年累计核查项目5个,整改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0项,切实守住资金使用“廉洁线”与“效益线”。
下一步,柳城县财政局将持续优化林草财政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细化监管举措,以更精准的财政服务,助力全县构建“林草繁茂、生态宜居”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