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财政局:打好财政“组合拳”双轮驱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 柳州市财政局  |   发布日期: 2025-10-27 11:44   

开发区是工业振兴的主阵地、经济增长的强引擎。2025年以来,柳州市财政局紧扣“强工业、促发展”主线,聚焦自身职责,通过“上级资金争取+本级资金撬动”“前期周转赋能+后期建设支撑”的组合式打法,为全市开发区项目落地、产业集聚、能级提升注入强劲财政动能。

一、破解要素瓶颈,全周期护航项目“加速跑”

一是上级周转金“精准滴灌”,激活项目前期动能。充分把握上级政策关键,配合业务主管部门做好自治区重大工业项目前期周转金、自治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周转资金申报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项目推进。一方面,重大工业项目周转金成效显著。2024年以来,柳州市共6个项目获批自治区重大工业项目前期工作周转资金2.1亿元支持,拉动2024年柳州市新增工业投资4.9亿元,2025年1-8月新增工业投资5.14亿元,预计全年新增工业投资8.64亿元。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周转金定向赋能。市财政局配合市发展改革委,积极申报自治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周转资金,全方位为开发区开发项目赋能。通过构建高效的资金统筹与拨付体系,精准投入到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根基。截至2025年9月底,北部生态新区柳州市石碑坪工业园基础设施工程(三期)项目获得500万元周转资金预算支持,柳东新区新能源动力电池配套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获得8220万元周转资金支持。

二是本级资金池“滚动循环”,打通土地整理“最后一公里”。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强化土地供应资金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柳州市财政局统筹预算资金,为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池做好资金保障工作,支持拟出让地块征拆、产业项目落地,解决涉及民生等土地一级整理“最后一公里”项目。截至2025年9月底,柳州市财政局累计拨付资金池运转经费7,261万元,保障多个“最后一公里”项目落地,预计可释放可出让土地六百余亩。缓解了征拆资金压力,形成“投入—产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二、强化政策集成,多渠道构建资金“保障网”

一是向上争资“主动出击”,撬动外部资源下沉。大力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产业园区绩效考评奖励等资金,建立“项目策划—精准申报—跟踪对接”机制,推动上级资金向柳州开发区精准滴灌。首先是中央预算内资金“精准落袋”。2024年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项目资金预算中,柳东新区项目预算数达1,092万元;其次是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加码”。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中,柳东新区项目获得预算数额达10,340万元,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中,柳东新区项目已获得预算数额达7,000万元;最后是绩效考评奖励“激活动力”。争取2024年度产业园区绩效考评奖励资金300万元,用于激励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引领,推动形成全市园区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升级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本级预算“兜底保障”,夯实发展基础底盘。通过加强市级财源建设、优化支出结构等方式,扎实做好开发区建设发展资金要素保障工作。2020-2024年,柳州市本级财力补助两新区年均3.84亿元,有力支持开发区基本运转、公共服务及重大项目建设,为其提供稳定、可持续的财力支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压舱石”效用。

从“前期周转”到“落地保障”,从“上级争资”到“本级统筹”,柳州市财政局以财政“组合拳”,在开发区发展答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下一步,柳州市财政局将持续跟踪资金使用效益,动态调整支持策略,推动更多开发区项目“开花结果”,为柳州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财政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