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财政金融工作多维发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筑牢基石,守正创新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柳州市财政系统以“稳运行、强监督、促改革”为主线,构建财政管理新格局。通过建立税务、财政、行业主管部门联动机制,对重点产业企业实施动态跟踪服务,既严防“跑冒滴漏”又避免过度征收,确保税收收入质量持续提升。在非税收入领域,全面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建立非税收入征缴负面清单,杜绝虚收空转现象。
预算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基数+增长”传统模式,提前谋划项目安排,强化“先谋事后排钱”,逐项审核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重点围绕年度中心工作和发展规划,加大对一般性项目支出的审核力度。对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实行“预算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流程绩效管理,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切实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二、资金整合,精准滴灌
优先保障财政衔接资金投入。截至6月末,各级财政衔接资金已投入17.6亿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累计筹措各级财政涉农资金29.6亿元,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争取粤桂东西部协作资金1.6亿元,倾斜支持北部三县,持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指导北部三县科学编制整合方案,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0.4亿元,因地制宜、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建立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切实做好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六大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全面提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服务能力。加快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升级推广工作,提升农户、农业经营实体的融资便利度。
三、精准赋能,创新驱动
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强多方协同,建立制造业重大项目库,开展制造业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三贷”行动,加速落地“技改项目贷”、“数转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截至6月末,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19.26亿元,同比增长11.88%。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4亿元,同比增长11.29%。优化融资担保服务,进一步降低融资门槛。引导金融机构强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优化产业金融供给。以螺蛳粉产业链为例,截至2025年6月末,螺蛳粉产业贷款余额25.45亿元,同比增长21.37%,2025年以来累计投放9.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