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财政推动财力下沉保障基层财政可持续发展
柳州市财政局努力提升财政保障效能,优化预算执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应对财政运行中的风险挑战,全力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一、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预算执行管理
健全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坚持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加大对一般性项目支出的审核力度,严格按项目支出标准审核预算,大力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全力保障稳民生、防风险、促发展。一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较2024年预算同口径相比下降4.7%。二是对部门预算中的项目支出进行压减,2025年市本级部门预算一般公共预算安排项目支出同比下降2.6%。三是大幅度压减项目中的调研、差旅、租车、宣传等费用,严控报刊、杂志、绿植摆放等费用。四是严格审核和控制新增资产购置项目和办公用房修缮项目。五是加强编外聘用人员数量控制和经费审核。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5.61亿元,增长2.7%。其中民生支出170.49亿元,增长3.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1%。
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有效推动财力下沉
市财政局稳妥推进市与区财政体制改革,2025年4月市政府印发《柳州市深化市与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健全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的市对城区财政体制,促进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将市本级固定企业收入下放城区,实行规范收入分享方式,壮大城区财力,为城区兜牢“三保”提供坚实保障。自改革落地以来,城区库款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有力支持城区保障重点支出。
三、坚持“三保”优先原则,努力兜牢“三保”底线
柳州市财政局始终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精准编制“三保”预算,加强库款和“三保”专户运行监测,用好一体化系统“三保”标识,库款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持续推进基层财政运行监控,全力履行市对县区主体帮扶责任,加强对各县区特别是存在风险县区的库款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