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财政局:党建引领劈新路  苗山新颜再添彩

来源: 柳州市财政局  |   发布日期: 2025-03-20 15:27   

融水苗族自治县在党建引领下,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争取筹措资金1700万元,实施了我县食用菌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电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数字化乡村服务系统建设项目等14个项目,覆盖了2个乡镇10个村(社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握紧党建指挥棒,数字乡村建设再提升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一是发挥党组织核心力量,在数字乡村基础实施建设试点项目中,党组织凝心聚力,带领全体党员积极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试点乡镇的安陲乡江门村产业园已实现了农产品溯源和线上电商业务,该村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党员靠前,积极参与。在数字乡村项目建设中,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引入农业物联网技术,助力特色农业生产,香粉乡的食用菌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安装土壤湿度、温度、光照传感器等智能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农户可实时监测农产品生长环境,根据数据精准灌溉施肥,农作物产量较以往得到提高,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三是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基层党组织在试点工作开展中,积极献策,借助数字乡村项目搭建的电商平台,融水县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得到极大拓展,安陲乡江门村的腊味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全国各地,带动当地的人均增收。这不仅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也彰显了党建引领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科学布局深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创佳绩

基层党组织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建设农村产业扶持项目,带动了项目所在村集体经济的年收入增长。一是坚持“三链同构、全链发展”,充分发挥全国农业产业(食用菌)优势,深入实施品牌培育行动,持续提升竹韵荪香“土特产”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以实施食用菌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育种智慧化行动为抓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的种业创新体系,持续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做实农业产业强镇称号。二是利用“利益链接、收益共享”的原则,创新合作模式,围绕食用菌特色产业,创新“政府引导、多元合作、企业参与、共享共赢”的合作模式,探索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部分特色农产品种植项目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和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三是基层党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特色产业,通过承包地入股、返租、土地流转和就业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了共同富裕。

三、打造科技新动能,乡村治理水平迈新高

基层党建工作在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进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以数字乡村项目为依托,智慧村务管理系统在广大乡村地区高效运行,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智慧村务管理高效运行,在香粉乡和安陲乡等试点乡,智慧村务管理系统已全面上线。该系统涵盖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民议事等多项功能,使得村务管理更加透明、高效。村民能够实时了解村里的乡风文明共建服务信息,增加村民参与村务讨论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乡村治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二是乡村安全防控智能化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试点村安装了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对村庄的主要道路、公共场所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乡村的安全防范能力,更为村民们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三是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提升,不仅推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融水县数字乡村改革试点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党建引领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未来,融水县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